11月23日至25日,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民族武術競賽項目在海南三亞學院體育館精彩上演。來自全國各地的34支代表隊、186名運動員齊聚一堂,18個項目激烈角逐。在這場高手如云的賽事中,民革黨員、同濟大學體育教學部教師閻小樂憑借出色表現,榮獲女子傳統單器械二等獎和女子二類拳術二等獎。
身邊的黨員
閻小樂:始于武術,不止于武術
閻小樂自幼對武術就有特殊的情結,對武俠小說和電影情有獨鐘,崇拜李小龍、成龍等武打明星,閻小樂表示:“4歲時,我和父親正巧路過家附近的大連市金州區少年宮,紅色的招生簡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上面有學主持人、樂器、武術……,當時父親就問我想學什么,我毫不猶豫說我要學武術”,看著女兒對武術憧憬的模樣,爸爸欣然答應了她。
武術表演中的閻小樂
對“功夫”癡迷的她自從報名了興趣班,便開始非常認真的向老師學習,習武過程中,閻小樂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天賦,她的身體柔韌性極佳,一些高難度動作的要領她都能很快掌握。經過多年基本功的訓練,閻小樂通過選拔進入專業學校,并開始代表大連隊參加遼寧省的比賽。2004年,她以優異的成績正式進入遼寧隊,并一直代表遼寧隊比賽至2013年。
高中畢業那年,閻小樂拿到了健將,免試進入北京體育大學,也進入了全國第一的武術套路代表隊繼續參加比賽。
教學中的閻小樂

一直以來,閻小樂練的屬于競技武術,即以取得比賽優異成績為主要目的,所以在當運動員的時候,她日復一日枯燥訓練,對武術的內涵沒有太大的感觸。“有一回,有人問我什么是武術,我一下子回答不上來”,這讓閻小樂陷入了沉思,當時的她已經拿到了許多傲人的成績,但她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沒有沉下心來好好思考過,什么才是武術。

自此,閻小樂開始邊訓練,邊試著探索和理解武術的內涵和價值,“不能單純把武術當作一個體育項目,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同樣,它還是一種精神!”
閻小樂作為教師代表發言
2016年碩士畢業后,閻小樂進入同濟大學,擔任體育教學部老師。她感言,習武鍛造了她堅韌不拔的品格,教會了她剛柔并濟,為她用心用情教授學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傳承武術文化,發揚武道精神始終是閻小樂矢志不渝的追求。作為一名高校體育教師,閻小樂致力于通過體教融合傳播中華武術文化,希望以此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閻小樂與學生們
如今,武術早已成為了閻小樂生命的一部分。賽場之上,她榮獲諸多優異成績;下了賽場上課堂,她亦是同學們的“小樂老師”,她的武術課也成為了“熱門課程”,許多同學直呼“根本搶不到”。從運動員到高校老師,閻小樂說:“作為學校老師參加這次比賽,我更多地是感受到責任和使命,要為學生樹立榜樣,展示武術精神和體育精神”。
傳授技藝,磨礪品質,閻小樂用行動詮釋著“始于武術,不止于武術”的真諦。這樣的她,不僅是體育技能導師,更是一名將武術精神與教育使命深度融合的踐行者。??
文字:王 侃
原標題:《民革黨員閻小樂勇奪兩項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二等獎》??
閱讀原文